loading...

認識什麼是「大腸激躁症」!

生活壓力越來越高,年輕人很多無法釋放壓力,很容易一直腹瀉,懷疑自己是不是有「大腸激躁症」。

大腸激躁症症狀與其他腸道疾病症狀相似,因此診斷大腸激躁症,需要進一步檢查,釐清病因,排除是其他腸胃疾病或大腸癌,避免延誤治療。

大腸激躁症 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IBS) 又稱為大腸躁鬱症腸躁症躁性大腸徵候群,大腸激躁症是指腸道機能發生異常,引起功能性腸胃疾病,早晨起床或用餐完不久,感覺下腹痛,排便後腹痛改善。

醫師排除癌症、感染、潰瘍、憩室炎等造成腸胃疾病,生理結構確認正常。

大腸激躁症是種長期健康異常狀況,嚴重程度因人而異,症狀有時會改變,會反覆發作,慢性且持續,目前找不出確切病因,認為可能是情緒、長期壓力、免疫系統失調和腸內菌叢改變有關。

大腸激躁症診斷標準

根據羅馬IV診斷標準 (Rome IV criteria),藉由評估腹痛方式、糞便型態與排便變化等相關症狀來診斷。

發生大腸激躁症可能長時間出現腹脹,時間長達半年以上,而且最近三個月內反覆腹痛,平均每週至少一次。腹痛還要伴隨三項條件的至少兩項:

  1. 腹痛與排便有關。
  2. 排便頻率改變。
  3. 排便型態或外觀改變。

大腸激躁症可分為「腹瀉型」、「便秘型」和「綜合型」。

排除其他腸道相關疾病,需要時做其他檢查

有時會做糞便的特殊檢查,例如寄生蟲、細菌培養或阿米巴檢查,一些細菌和寄生蟲,也會造成腸道慢性感染。

  • 抽血檢查:檢驗是否有貧血或發炎問題。
  • 糞便檢查:檢驗是否有胃腸道出血、發炎、潛血、寄生蟲、細菌感染等問題。
  • 大腸鏡檢查:可診斷腫瘤、發炎性腸道疾病或瘜肉。
  • 鋇劑下消化道攝影:診斷憩室炎。

大腸激躁症的自我照護

「舒壓運動」

選擇瑜珈、打坐或運動,可舒緩焦慮、紓解壓力的活動,能減輕腸躁症的症狀。了解自己壓力源,給予調整和紓壓,選擇能讓自己紓壓的管道,如深呼吸、聽音樂、運動或泡澡等。

「規律正常作息」

避免熬夜、晚睡,充足的睡眠和早睡早起已被證實可以減輕壓力和精神健康。

「正念飲食

利用正念飲食,放慢用餐速度、享受食物,避免狼吞虎嚥,能幫助消化。

「增加蔬菜水果攝取」

適當攝取蔬菜水果可以幫助腸道蠕動,協助腸道內好菌生長。建議每天攝取纖維質25-35克,纖維的比例大約非水溶性纖維:水溶性膳食纖維=2:1。

根據腸胃狀況不同,纖維選擇也不相同,如:

  • 腹瀉:多攝取「水溶性膳」食纖維,增加糞便吸附水份,幫助成形。富含水溶性纖維有削皮蘋果、黑木耳、秋葵、燕麥、愛玉、海帶、海帶、水果等。
  • 便祕:多攝取「非水溶性」膳食纖維,增加糞便體積、促進腸胃道蠕動,富含非水溶性纖維有蘋果、糙米、全麥製品、堅果類、綠色蔬菜類、菇類等。

「補充益生菌」

如果沒有習慣攝取優酪乳、優格、泡菜、味增等食物,可以選擇補充益生菌。

補充腸胃道好菌,改善腸道菌失衡 (Dysbiosis),有抵抗壞菌、強化黏膜屏障、改善腸道發炎等效果,有助於改善大腸激躁症的不適症狀。

「避免刺激腸胃飲食」

除了避免溫度太冷、太熱和太刺激,如太辣、油炸或燒烤的食物。

如果有腹脹問題,應該避免容易產氣或難消化食物,如地瓜、豆類、氣泡飲料、酒、糯米等食物。

藥物治療

大腸激躁症沒特定用藥,生活作息調整和飲食治療後沒改善,原則上是採取症狀嚴重程度來藥物治療:

  • 便秘型腸躁症:給予適量「瀉藥」,改善便秘情況。
  • 腹瀉型腸躁症:給予「止瀉劑」、「嗎啡類衍生物」、「血清激素拮抗劑」等治療,緩解解便次數和增加糞便硬度。
  • 綜合型腸躁症:視解便情形,再調整合適藥物。

Similar Posts

留言討論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